新华网北京11月9日电(记者张毅、周英峰)记者从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研究小组获悉,经过一年多的多方研究论证比较,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已基本形成。从11月9日起,这一方案在人民网、新华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等网站上予以公布,开展民意调查。 根据公布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
按公示草案:双休 52天×2=104天 一日假期 元旦+中秋+端午+清明+五一=5天 黄金周 2×3天=6天 共计115天。 按以往制度:双休52天×2=104天 一日假期 元旦1天 黄金周3×3天=9天 共计114天。
|
解读:国家为何要调整法定节假日
现行放假制度存在诸多问题 一目前我国的法定节假日中只有春节一个传统节日,法定节假日安排缺乏中国特色。二是节假日安排过于集中。三是休假制度不够落实。各界纷纷呼吁改革现行放假制度 近年来,一些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呼吁要重视我国现行法定节假日安排存在的问题,建议对现行法定节假日安排进行调整,社会上也有很多类似反映。
新方案更加尊重劳动者的休息权 新方案出台后,将增加到115天。新方案更加尊重劳动者的休息权,不仅休息时间增加,假日次数增多,分布更加合理。
法定节假日调整 观点大PK
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草案》公布后,网友的态度和观点形成了PK的态势,有叫好的,也有反对的,总之是各有各的理由,大致理由集中如下:支持和赞成派观点:一、黄金周变成“黄金粥”。节假日安排过于集中,旅游景区人满为患,环境破坏现象时有发生;长假期间消费过于集中,也给旅游及相关企业经营活动安排带来较大困难。
二、可有有利于保护传统节日。
反对和质疑派观点:一、很多单位除夕实际已经放假,春节放假提前等于减少1天假期,因春节的重要性建议适当增加放假时间。
二、取消“五一”长假,可能会导致出行压力集中到春节和“十一”,外地人返乡会更难;同时,长假的取消也减少了一些外地人回家探亲的机会。
三、“小长假”不利于安排长时间出行,意义不大。
四、《职工带薪休假规定》能否得到真正的执行?
媒体视点:从调整方案说民意、民心和民权
人民日报时评:节日,渐渐明朗的“中国表情”
将除夕、端午、清明、中秋四大传统节日“法定化”的消息几乎赢得了学者和百姓的齐声赞同。这种难能可贵的同心,来自我们对共有节日传统强烈的情感认同,也来自对节日文化日渐沉寂现实困境的忧心。
政府以立法的形式促进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鲜明地表明了对待文化传统的“国家态度”,体现了一种可贵的文化自觉。
新京报:调整黄金周,应测算公众的休假需求
调整方案出现争议甚至质疑,并不足为奇,毕竟集中休假制度改革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众口难调”当属于正常状况。尽可能满足公众需求的前提,就是让公众拥有充分的意见表达权和决策参与权,在全面了解公众需求和矛盾的焦点之后,再通过适当的科学分析方法来确定最终方案。
只有在民意充分表达的基础上,辅之以科学量化的分析,才可能最终制定出一个更加人性化的假期安排。
新华时评:法定节假日调整彰显“以人为本”
公众对改革现行假日制度的呼吁,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一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近日,新休假方案还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人是假日生活的主体,政府这次适时调整节假日制度,回应了民意,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又一体现,相信一定深得民心。
燕赵都市报:“取消黄金周已成定局”后的专家自负
在舆论压力和体制改革下,许多政府部门已经改变了“民意讨论仅仅只是走过场”的习惯,真正地把吸纳和尊重民意当作开门立法的一个必要和实质的过程。
可许多专家的习惯似乎还没有转过来,还是自负地把自己的意见凌驾于公众理性之上,还沉醉于“精英独断”的传统思维中,习惯性地将民意程序当作一种形式———为什么不听听公众怎么想呢,为什么不让公共选择来决定“定局”呢?
中国法院网:法定节假日调整深得民心
这次调整方案的最大亮点,是一些民族传统节日有望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不但营造了节日氛围,而且对于民族传统的继承、民族文化的弘扬,都有润物无声的意义。
广泛征求民众意见,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重视民意的执政理念。政府这次调整节假日制度,更多地从历史文化、社会和谐的角度出发,符合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思想,相信一定深得民心。
法制日报:以公权力为盾,带薪休假才能无忧
通过制定具体办法固然能使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可操作性增强,但如果依然缺乏刚性的约束,很难说带薪年休假不会继续只是停留在纸上。
因此,这份带薪年休假规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比休假天数之类具体内容更为重要的,恐怕还是如何确保带薪年休假成为一项人人可以享受的真实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