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三匪劫大巴一匪被门夹死”事件昨日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网友热评,某网站开通的网友投票中有23134人参与,其中90%的网友认为“司机无责”,6%的网友认为司机“防卫过度”。网友观点主要分成四派:宣扬英雄派、提倡人性派、司机无责派和恶搞派。更有网友提出,司机喊出的“有种朝我开枪”应入选为2008年最强音。”


  英雄派
  为民除害大快人心
  昨日,部分网友在新快网上对此事发表评论。
  网友广东人说:“抢匪该死,治安真差,应该多多清理社会败类……司机大哥的勇敢正义行为应为所有公车司机学习。”
  网友狂刀说:“抢匪该杀,司机大哥为民除害大快人心,司机大哥的勇敢行为Government应给予嘉奖。”
  广东手机用户强烈呼唤:“公安、检察院不要追究大巴司机的法律责任,应该给予大巴司机奖励,以后这样勇敢的人才会更多的出来,我们的社会才会安宁。”
  北京网友说:“首位感动人物!为民除害的英雄司机!多一些英雄治安好多了。这个社会不仅需要雷锋!但更需要英雄!”
  广东湛江一网友疾呼:“‘你有种朝我开枪’(司机语)试问中国有多少人敢说这种话?佩服啊!”更有网友强烈建议,“此句入选2008年最强音!入选2008年最酷语音!”



  人性派
  中国人太冷漠了
  在一片赞誉司机的声音中,也有个别网友表示不同意见。
  一位河北的网友说:“光天化日下,把一个青年活活夹死,这种骇人听闻的事情,居然还有这么多看客叫好?真是鲁迅笔下麻木的看客!这个青年已经终止犯罪,撤离现场,所以司机不能算正当防卫,只能算抓逃跑的歹徒,是没有权利杀死歹徒的。这个青年虽有枪,但并没有开枪,所以他对司机和乘客尚存怜悯不忍之心,心慈手软,而司机却置他于死地,究竟谁更凶狠?被门活活夹死,难道他不凄惨地呼救吗?不垂死地挣扎吗?何其残忍!无论是否预见到死亡后果,还是放任死亡后果的发生,都是过失杀人……只有切实保护每个人的权利,包括违法人员的权利,才能保护你的权利。”
  北京一网友说:“大家对一条生命的不自然死亡的反应,不哀痛,而是……让人感觉中国人太冷漠了,对生命太不尊重了。罪犯也是人,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想想美国校园那起枪击案,大家对韩国枪手都悼念……”



  恶搞派
  新年最佳关门奖
  对此事件,还有一派网友或恶搞或反讽:“司机好样的,多了一种制伏歹徒的好方法”、“这种夹法真是好,强烈建议全国推广,让全国的司机掌握其窍门,争取下次全夹住,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夹准夹好”、“好车,关门的力量这么大”、“新年最佳关门奖非你莫属”、“人间兵器又一种”……浙江网友说:“这车门也太厉害了,不过万一夹住一个乘客怎么办啊?”“车门能夹死坏人,同样也能夹死好人,车门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无责派
  司机是正当防卫
  为劫匪叫屈的观点一出,立刻遭到一片网友的攻击。
  大部分网友认为,司机是正当防卫、是见义勇为,不该承担什么责任。“第一、虽然当时逃犯已经逃跑并没有继续侵害,但依然属于整个作案过程,属于追捕阶段(乘客有财物损失)。第二、司机关车门,并非故意要致害逃犯。关车门能死人?谁以前听说过?所以这是特殊情况。第三、在公车上抢劫属于非常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需要加重刑罚呢!”
  名为新疆五家渠的网友说:“也许有天你遇到小偷,可能不如那司机呢,你会全身发抖,把财物交出去,你会放弃自己的职责所在,致他人于危险中,因为你很讲究仁义,你不会反抗,你要考虑小偷也是人,他也有困难,所以你会希望这群劫匪很仁慈地抢走公众的财物,而公众也很仁慈地抓住他们,夺回财物,彼此客客气气。即使是抓小偷,也不能把他们弄伤弄死,即使他们手里有枪,也要小心翼翼别伤着他们了,还要很礼貌地开门送他们下车。按照你的推论,结果就是善良百姓横尸街头。”
  广东佛山一网友也说:“如果都让劫匪开枪了才制止他,你去当他枪下的死鬼吗?抢贼已经对任何一个人形成了生命威胁,就应该主动对他进行制止,不排除在这个过程中被伤亡。”



  找回道德血性走出“囚徒困境”
  1日,3名嫌疑人在大巴上抢劫,逃窜中一人被车门夹死。虽然昨日白云警方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就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三嫌疑男子持枪抢劫的事实已初步确定,但案件还有一些疑点需进一步调查核实,如死者的死因目前便不能完全确定。也有说法称,3名嫌疑男子当时在车上并不是实施抢劫活动,而是与人发生纠纷并引发冲突。
  事实真相未明,但是,在昨天的各大网站上,舆论纷纷称赞司机和乘客“好样的”,并建议“嘉奖司机”。或许,舆论并不是缺乏一种怀疑或者追求真相的精神,而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太需要将郁积已久的情绪来一次痛快淋漓的爆发:面对那些抢劫犯罪的行为,人们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这样振奋人心的消息了。
  在任何时代,犯罪都有它存在的土壤。这些土壤一是人性,二是“社会刺激”。对于人性和社会结构诱发的犯罪,我们也许没有一个最终的办法,但在道德层面上不与犯罪“同谋”,使犯罪如过街老鼠却是可以做到的。
  然而在中国社会,这一点让人悲叹。类似于几个歹徒可以抢一车人而无一人反抗的事人们已经听得耳朵发麻。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而反抗犯罪的人却无人施以援手、最后悲壮地死去的消息大量见诸报端和街头巷议中。道德上的“败血症”、“软骨症”、“冷漠症”在中国社会的传染已非常让人吃惊。在这样的道德疾病的“鼓励”下,甚至连几个街头小混混拿起几把刀也敢在一帮大男人面前抢劫。
  我们的社会失去道德血性,已经太久了。
  犯罪对具体个人的生命财产是一场灾难。但犯罪分子在人们那儿确立了心理上的优势,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如果大家都没有道德血性,都屈服于歹徒的淫威;如果没有人挺身而出,并获得其他人的响应阻击犯罪,那么,从逻辑上讲每一个人都可能被伤害。个人因缺少社会和自我道德勇气的支持,也将处于心理劣势,将没有一个歹徒不敢随时随地动手的心理预期。这样,整个社会就不会有什么安全感,人人自危。
  另外,冷漠等导致人人自保,却没有一个人能保得了自己。这是一个“囚徒困境”。人人愤怒,但个个都显得无奈。
  在这样的情况下,从社会心理上讲,人们多么希望出现一个能寄托他们的道德血性的事件和人物,在“囚徒困境”中撕开一道缺口,以找回面对犯罪的心理优势和安全感。报道中司机和乘客反抗犯罪,把两劫匪吓跑,一劫匪被意外夹死,恰好承载了人们的这种心理投射。这一幕,真的久违了。
  每一个人都希望别人对他说“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但在“囚徒困境”中,首先有一个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至关重要。这样的一个人(一群人)注定会成为所有人的心理上、感情上、道德上的代表。从这个意义上讲,“嘉奖司机”,向乘客表示敬意,就是鼓励人们拥有和犯罪战斗的勇气。人类也许永远无法根除犯罪,也许永远也无法彻底治愈各种道德上的“败血症”、“软骨症”和“冷漠症”,因为它们都有着人性的基础。然而,人性中同样有抗衡犯罪和各种道德疾病的力量,而且从逻辑上讲,它的力量更为强大,因为人是一种道德的存在。只要社会的道德处境、舆论氛围、奖惩机制有利于它的生长,它总会让犯罪分子胆寒。
  当然,人的道德血性不可能单打独斗,正如打击犯罪的社会惩罚机制不可能单打独斗一样。打击犯罪,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

发表评论:
天涯博客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