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餐桌是个宝,无奈异乡成糟粕。近日,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报道,使学名为“中华绒螫蟹”的大闸蟹在英国成了家喻户晓的“入侵者”。
事实上,大闸蟹已经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入100种最有破坏力的入侵物种。两千多年前就上了中国人餐桌的大闸蟹,不仅成为欧洲生物学家们的公敌,英国的研究者甚至建议在全国引入监察及捕捉大闸蟹的机制,欲除之而后快。
英国生物学家控诉大闸蟹
BBC的报道缘于纽卡斯尔大学研究员本特利的一篇文章。
本特利发表在《生物入侵》期刊上的文章说:就象当年灰松鼠的入侵将英国红松鼠逼至几近绝种一样,“中华绒螫蟹”也将对英国的海洋生物构成威胁,会捕食在英国海域受保护的白螫小龙虾和三文鱼卵等本土物种。他们还会在河岸挖掘一个个深至半米的地洞,令河岸泥土松散不稳。
本特利还警告说,目前已经在波罗的海落地生根的大闸蟹将有可能进一步远征至苏格兰。他认为大闸蟹有能力逆流爬行一千二百公里,一旦他们爬到三文鱼的产卵地,那么对于苏格兰的三文鱼业将带来致命打击。他建议当局尽早引入全国监察及捕捉大闸蟹的机制。
大闸蟹“偷渡”去欧洲
“不识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
大闸蟹一直是中国特有的蟹种,生活在河口湖泊等咸淡水交汇的地方,这小小的大闸蟹是如何远渡重洋“入侵”欧洲的呢?据专家们解释,大闸蟹能到欧洲,纯属“偷渡”。
据上海水产大学水产养殖学科成永旭教授介绍,在一百多年前清朝五口通商时期,长江口黄埔江一带的港口停泊着来自欧洲的商船,荷兰人的商船将中国的茶叶和瓷器运到欧洲。为增加商船的稳定性,蓄水舱中都灌满压舱水,这些压舱水一般直接抽自黄埔江水。大闸蟹卵和蟹苗就随着压舱水到了欧洲,商船到达荷兰的港口后又排出压舱水。由于荷兰等地的水系在温度、盐度方面与中国长江水系很接近,大闸蟹也就在欧洲繁衍生息形成了种群。
事实上,大闸蟹已经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入100种最有破坏力的入侵物种。
目前,生物学家们普遍担心的是大闸蟹的出现将破坏莱茵河和泰晤士河的生物多样性。因为大闸蟹生性凶猛,和它共处一河的各种鱼虾大都成为它的美餐。而且大闸蟹喜欢用锋利的蟹钳把河道里的水草割断,水草数量的减少会降低河流自净能力,大量断掉的水草一旦腐烂,又会加剧河流污染。上世纪80年代,荷兰东北部沼泽地水生植物大量死亡,就是河蟹破坏所致。
与此同时,大闸蟹也给欧洲渔民们带来了经济利益方面的影响。2001年,成永旭教授曾前往荷兰考察当地大闸蟹的种群,他在当地一海洋研究所中看到1937年一个生物学博士写的关于大闸蟹的论文,论文中描述了欧洲渔民们用来抓鳗或龙虾的网里,一网上来是塞得满满的上千只大闸蟹,鳗和龙虾根本没有容身之处。
欧洲饮食习惯促大闸蟹家族“扩张”
尽管大闸蟹“移民”已成欧洲公敌,但在成永旭教授看来,大闸蟹对欧洲本土生物的威胁不一定准确。
他认为,大闸蟹的生命周期为两年,在大闸蟹的一生中只有11月至来年4月的繁殖期,呆在海水中,其它时间就会回到淡水中生活,这一段时间短且是冬季,母蟹主要工作是保护蟹苗,很少活动,只会抓一些周围的贝类来吃,所以一般不会影响到三文鱼卵。另外,对河岸的破坏方面,蟹一般在越冬的时候打洞,越冬的蟹一般都是小蟹,打洞的能力不强,深度都相对较浅。
而大闸蟹家族不断在欧洲扩张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与中国人与蟹视为佳肴不同,欧洲人不喜欢吃蟹。没有吃蟹的需求,自然没人捕蟹,大闸蟹繁殖越来越多,造成在欧洲“生物入侵”。
成永旭教授分析说,“一方面是饮食习惯所致,另一方面起于对蟹的不了解。西方人有一个误区,他们认为螃蟹是肺吸虫病的寄主,人吃了螃蟹后肺吸虫就会进入人体内,得肺病。事实上,肺吸虫的寄主是溪水蟹,主要是生活在长江一带的华溪蟹,长期以外华溪蟹和大闸蟹的英文名称是一样的,这使大闸蟹一直蒙受不白之冤。”
“海归”大闸蟹回乡仍无望
令人意外的是,与本土大闸蟹种质不纯相比,“移民”大闸蟹只只好。据上海水产大学教授进行的分子遗传研究,远在异乡的大闸蟹们在品质上更加纯种。
据介绍,由于我国大力发展河蟹养殖,长江里的蟹苗一度被捕捞一空。人们从辽河水系和瓯江水系引来蟹苗养殖,使得原来纯种的大闸蟹与“辽蟹”、“瓯蟹”杂交,严重破坏了大闸蟹的种质。但欧洲没有其他淡水蟹,大闸蟹“移民”一直只在自己的种群内交配,品种十分纯正。所以当年成永旭教授前往荷兰就是将荷兰的大闸蟹引回家乡,培育蟹苗。去年12月,上海专家在海外华人的热情帮助下,从荷兰运回莱茵河蟹540公斤,共计3000多只。今年3月,第一批蟹苗成活80多公斤,这些蟹苗被江苏各地的水产养殖基地一抢而空。
那么,能不能让“海归”大闸蟹回乡,阿拉也可便宜吃到饱?
成永旭教授表示,这个问题仍非常敏感。因为一些生物学家认为,从欧洲引回的大闸蟹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外来物种,这个外来物种将带来什么后果,在短时期内很难断言。